News 最新消息

腰椎手術精準醫療進化!機器人手臂更安全,減少後遺症
2019.02.18
腰椎手術精準醫療進化!機器人手臂更安全,減少後遺症

華人健康網 / 洪毓琪

人體的脊椎充滿著許多神經與血管,每一次的手術都是考驗外科醫師豐富的臨床經驗。為提升手術精確度,雙和醫院於2018年引進ROSA機器人手臂,藉由其精密如同GPS的測繪系統,在人體脊椎複雜的神經血管叢林中,規劃出最適合的病人的手術切入路徑。以提升手術準確度,讓病人預後恢復更良好、減少後遺症的產生。

雙和醫院引進ROSA機器人,其精密如同GPS的測繪系統,在充滿複雜的神經血管叢林中,可規劃出最適合的病人的手術切入路徑,提升外科醫師手術準確度。(圖片/雙和醫院提供)
雙和醫院引進ROSA機器人,其精密如同GPS的測繪系統,在充滿複雜的神經血管叢林中,可規劃出最適合的病人的手術切入路徑,提升外科醫師手術準確度。(圖片/雙和醫院提供)

下背部痠痛、下肢麻痛?小心腰椎滑脫,手術減壓、重建穩定性是治療關鍵

1名現年60歲的楊女士,在近半年來,發現自己原先的腰痠腳麻症狀越來越嚴重,且行走越來越不便,讓原本愛運動的她,變得只能待在家裡,幾乎足不出戶;於是被家人帶來雙和醫院門診就醫。沒想到,經檢查診斷發現,為腰椎第四第五節滑脫合併神經壓迫導致。

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副院長暨神經外科主任林乾閔醫師,和其所領導的雙和醫院神經外科團隊,便於日前正式使用ROSA spine機器人手臂,為楊女士完成「腰椎神經減壓併骨融合手術」治療,也成為全亞洲先驅案例!

林乾閔副院長指出,這類腰椎滑脫病人常會出現下背部痠痛、下肢麻痛、無力等症狀。導致民眾於行走時,麻痛加劇引起間歇性跛行,使能持續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,常常走一段路,就需要休息一下,才能再繼續走。嚴重者甚至可能伴隨有下肢癱瘓、無法排尿的可能。


故有腰椎滑脫問題的病人,若經腰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有神經嚴重壓迫,且對藥物及復健治療效果不佳者。多需施以手術治療,以達到腰椎神經減壓,以及重建腰椎穩定性的目的。


ROSA spine機器人手臂的即時動態導航系統、光學導航系統,再搭配術中O型臂X光機,可追蹤病人在手術中之狀況。(圖片/雙和醫院提供)
ROSA spine機器人手臂的即時動態導航系統、光學導航系統,再搭配術中O型臂X光機,可追蹤病人在手術中之狀況。(圖片/雙和醫院提供)


傳統的脊椎手術藏風險 機器人手臂即時動態導航系統,有利提升精準度

值得注意的是,以往傳統的脊椎手術,因傷口大、出血量多。故脊椎及肌肉筋膜損傷較多、感染率也相對高,因此病人預後的恢復時間往往也較長。林乾閔副院長表示,就以脊椎微創手術中的「腰椎神經減壓併骨融合手術」來說,其目的在於移除壓迫神經的骨刺及椎間盤,以達到神經減壓的作用;再置入椎間融合器及骨釘,來重建腰椎的穩定性。

可是偏偏臨床上在執行「腰椎神經減壓併骨融合手術」時,最具風險的部分在於骨釘的置入,若置入的位置不良,可能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。所幸如今新型的ROSA spine機器人手臂,能發揮即時動態導航系統、光學導航系統,再搭配術中O型臂X光機,可追蹤病人在手術中因呼吸造成身體的起伏,並獲得3D重組影像,即時調整機器人手臂的位置,使置入物的位置,達到不只精準更可防錯的機制,提供更多一層的安全防護。

就以上述提到的「腰椎神經減壓併骨融合手術」來說,透過ROSA spine機器人手臂的輔助,可在術中計畫骨釘置入的最佳位置。並藉由機器人手臂精準地定位骨釘置入的路徑及位置,自然就能幫助避免上述提到的因骨釘置入位置不良,可能造成的永久性神經損傷問題發生。

左起雙和醫院張丞圭醫務副院長、吳麥斯院長、臺北醫學大學李飛鵬副校長、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杜永光院長及林乾閔副院長共同合照。(圖片/雙和醫院提供)
左起雙和醫院張丞圭醫務副院長、吳麥斯院長、臺北醫學大學李飛鵬副校長、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杜永光院長及林乾閔副院長共同合照。(圖片/雙和醫院提供)

不只脊椎疾病!機器人手臂導航系統也能運用至大腦手術

林乾閔副院長也分享到,ROSA機器人手臂導航系統,除了針對脊椎疾病,包括脊椎減壓手術、椎間盤部分摘除、脊椎畸形、脊椎腫瘤、脊椎骨融合手術等術式,能提供完善且安全性高的微創治療外,ROSA機器人手臂導航系統亦可用於執行大腦手術,針對腦出血與腦腫瘤切片手術、巴金森氏症的深部腦刺激手術;以及頑固性癲癇的立體定位腦電圖植入手術等術式,提供精準的治療。開刀當日,只需將手術計畫上傳至ROSA機器手臂,即可自動移動定位,使用微創器械來執行手術,讓腦部手術不再迷路。

相較傳統術式,可以克服因人為操作造成的誤差,提升手術的成功率,縮短住院時間、減少出血、感染風險及疼痛,同時大幅縮短手術時間,達到更優質的醫療照護。而雙和醫院未來也將成立亞洲ROSA spine訓練中心,以提供病人更安全的手術新選擇。
 


新聞來源:華人健康網